王琳
  是否可以想像這樣的場景:世界杯決賽之後,以1比0擊敗了阿根廷隊的德國隊正欲領獎,卻見裁判拿出一張清單說,鑒於梅西2009年曾當選歐洲足球先生和世界足球先生,阿根廷隊加1分;鑒於梅西2011年曾榮膺首屆國際足聯金球獎,阿根廷隊加1分;鑒於梅西2013年曾以46粒聯賽進球的成績第三次獲得歐洲金靴獎獎盃,阿根廷隊再加1分。本場決賽的最終賽果是,阿根廷隊以3比1戰勝德國隊!
  很荒唐吧。我們的高考加分制度跟這樣的荒唐劇也差不多。對於每年高考後頻頻爆出的高考加分醜聞來說,沒有最荒唐,只有更荒唐。今年的“漯河中學高考加分事件”,光是漯河高級中學就有74人獲國家二級運動員高考體育加分,占河南全省此項加分總人數的十分之一。在一場800人參加的河南省青少年武術錦標賽中,就有564人達到國家二級運動員標準,最終445人獲批併進而拿到了10分的高考加分。“漯河中學高考加分事件”中,過半的加分考生,都出自這場賽事。
  更有驚人的爆料稱,那場武術比賽前,當地一家武校曾與兩所中學簽訂協議,“如果學生拿不到國家二級運動員資格,全額退款”。一個中學的同一屆高中畢業生就出了74位國家二級運動員,難道這所中學是國家級體校?只要是正常人都能想到其中必有貓膩了,學校和當地教育部門會不知情?一個地方武協主席就可左右國家二級運動員的資格評定,進而決定誰可獲得高考加分,高考還有什麼公平可言。
  可笑的是,一些捍衛高考加分制度的論者,仍抱持著“高考加分制度沒錯,是加分制度的執行出了問題”。一項制度若是老出問題,又無法解決問題,是不是就得重新衡量制度本身?還有人說,“加分制度出了問題,應該用公開的方法去遏制它,而不是質疑加分制度本身”。但這幾年,高考加分信息的公開並非沒有施行,但高考加分的醜聞仍然不見少。
  真正的體優生就應該加分嗎?不妨讓我們回到體優生高考加分制度的初衷。據稱這項制度就是為了糾正應試教育之偏,以引領考生走上素質教育之正軌。仔細看“國家二級運動員”的評定,不也是“一考(賽)定終身”,而且主觀性很強,以至於一個地方武協主席就敢以“簽協議”的方式大包大攬,據稱商人都可以贊助,並指定賽果。這就像世界杯德阿決戰,如果阿根廷隊擁有決賽的加分權,這球還怎麼踢?教育部無法為“國家二級運動員”的評定擔保,又如何能為體優生加分制度擔保。
  公平是高招的生命。高考體優生加分,社會公平必然減分。這兩者無法調和。實行高考加分政策,是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。體優生加分,並未實現這種促進作用,反而走向了與全民體育相悖的功利體育之路,並帶來了禁而不止的加分腐敗。為公平計,教育部門真該對此項政策好好研究一下,早日給滿腹疑問的公眾一個交代。
  (作者系海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)  (原標題:如果世界杯也有加分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z99xzmcm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